耐火材料的耐火度
時間:2015-06-24
耐火度是指耐火材料在無荷重時抵抗高溫作用而不熔融和軟化的性能。耐火度的意義不同于熔點,熔點是純物質的結晶相與其液相處于平衡狀態(tài)下的溫度。由于耐火材料一般是由多種礦物組成的多相固體混合物,其熔融是在一定的范圍內進行的。
耐火材料的化學組成、礦物組成及各相分布、結合狀況對其耐火度有決定性的影響。各種雜質成分特別是有強熔劑作用的雜質成分,會嚴重降低材料的耐火度。因此,提高原料純度、嚴格控制雜質含量是提高材料耐火度的一項非常重要的工藝措施。
由于耐火材料在實際使用中,除受高溫作用外,還受各種荷載的作用及各種侵蝕介質的侵蝕,服役環(huán)境非常復雜,所以耐火度不能作為耐火材料使用溫度的上限。
耐火度是判定材料能否作為耐火材料使用的依據(jù)。國際標準化組織規(guī)定耐火度達到1500℃以上的無機非金屬材料即為耐火材料。